撰 文:游能俊診所護理師 黃鏡儒
幾年前,正當忙到不可開交之際,熟識的阿珠媽(化名)蹣跚地走進來,招呼她坐了下來,問了她最近血糖控制及飲食狀況後,剛好須執行年度足部檢查,將鞋襪脫下,惡臭味瞬間冒出,尋找臭味來源,在第四跟五趾交縫處有滲液及膿液,拿無菌棉枝,將傷口清理後,突然一隻蛆冒了出來!「蛆」,沒錯!趕快帶去外科傷口處理室才發現事態嚴重。
原來阿珠媽平常醣化血色素控制均未達標,也不太注重腳部衛生,只覺得腳最近臭臭的還有汗,轉診給外科醫師評估,最後選擇轉診至醫學中心。輾轉得知,因為足部神經跟循環功能不良,加上感染嚴重,那隻腳掌最後還是保不住。
覺得聽起來很匪夷所思,但卻會發生在糖尿病患身上,尤其當血糖控制不良患者,長期因血糖高導致的周邊神經及循環問題,若再加上像阿珠媽不注意自己身體變化患者,等家屬或醫護人員發現時,大多為時已晚,最後只能走上截肢一途。所以足部照護雖然與其他糖尿病自我照護相比看似簡單,但卻是不能忽略的一環。
在與糖尿病相關的多種併發症中,與足部相關的病變十分常見。糖尿病患每年足部潰瘍的發生率約為3%;糖尿病患一生中約有15%到25%的會得到足部潰瘍。而台灣地區,糖尿病患者得到足部壞死感染機率,比正常人高出將近17 倍,而病患本身若能每日花幾分鐘觀察自己的雙足,可減少許多後續的病況發生。
首先每日可用鏡子自我檢查,年紀大患者可請家屬協助檢查部位:足背、足底、腳趾、趾甲、趾尖、趾縫,若有受壓迫處需特別檢查;仔細觀察雙足有無皮膚破損、水皰、龜裂、紅腫、雞眼或老繭、小傷口等,尤其注意足趾間有無紅腫、變形,皮膚溫度是否過冷或過熱。若發現異常難以處理的狀況,應盡快回診諮詢醫療專業人員及接受檢查。
再來是冬天,很多人都喜歡用熱水泡腳,但卻造成燙傷不自知。建議水溫40℃左右,最好使用水溫計,也可先用手腕內側測試水溫,年長者可請家人代勞,此外時間不宜過長,以 10 分鐘為宜。完畢後用柔軟乾毛巾擦乾,特別是兩腳趾縫間,為保持足部皮膚潤滑,防止龜裂的發生,可塗抹適當護膚乳或凡士林,再穿著襪子。建議穿著毛襪保暖,避免使用熱水袋、電熱墊、熱水泡浴、電暖器使用,以免造成燙傷。
修剪趾甲部分,建議沐浴後進行。應該用趾甲剪或趾甲鉗修剪,剪趾甲時要平直地修剪腳趾甲,但不要剪得太短,趾甲的長度修剪後應與趾尖平行,不要將趾甲的邊緣修成圓形或有角度,可用銼刀將趾甲尖銳的角邊緣銼光滑。年長者因視力欠佳或動作不靈活,不要自行修剪,需要請家人代勞,以免剪傷腳趾,造成感染。此外若有厚繭部分,可用溫水浸泡10分後,藉由浮石以同一方向輕輕磨擦平,之後擦拭乳液。嵌甲部分,建議尋求專業人員協助,勿自行處理。
平日出門時穿著鞋襪可以保護腳部,絕對避免赤腳走路。建議選擇柔軟、透氣排汗的淡色棉襪,並搭配合較寬、透氣的鞋子,讓腳趾可以舒服伸展。穿鞋前也別忘了檢查鞋內是否有異物或過粗的縫線或襯裡,以免造成磨傷。
最後,提醒各位糖尿病友,控制血糖是保護雙腳的第一步,適當鞋襪與修剪指甲、每天洗完澡後擦乾雙腳;冬天可擦乳液保濕(避開指縫),可請家人協助或用鏡子自我檢查是否有正常。每年定期至糖尿病衛教室接受足部檢查,包含了整體評估、神經學檢查及足部脈搏檢查,若即早發現問題,也可視情形安排傷口護理衛教或適當轉介,保護了您的雙腳,也關心您的健康。
資料參考來源: 劉伯瑜、施智源、許惠恒(2012)。糖尿病足感染的最新診斷與治療建議,內科學誌,23,431-P441。取自http://www.tsim.org.tw/journal/jour23-6/0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