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服用高血壓藥物的注意事項
東安藥局 黃淑珍藥師
每到冬天就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天氣濕冷加上早晚溫差變化大,對心臟血管是一大考驗,每每在新聞中看到相關的遺憾,總讓人覺得不捨;天氣冷血管收縮,原本是為了減少體溫流失的身體保護機制。然而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同時也是造成血壓較高的原因之一。
國外學者也發現一個現象,因為天冷,民眾出門運動的比率會減少,食用高糖、高鹽等重口味的比率會較高,更增加了血壓升高的機會,根據美國的統計,和其他季節比起來,冬天血壓的達標比率大約減少5%。
以台灣來說,約有1/4的比率罹患高血壓,且其比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學者在2019年便提醒,過去10年間台灣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比率上升了22%,長期高血壓也會造成眼、腎臟器官的影響,卻很容易被忽略,原因是大多數是沒有感覺,既然如此,總有個指標讓民眾知道高血壓的定義及應維持的範圍為何才可以減少相關風險。
根據2022年台灣高血壓的治療指引,正常血壓應維持在不超過120/80毫米汞柱(以下請容單位簡略),一旦收縮壓130-139或舒張壓80-89之間即為第一期高血壓,收縮壓大於等於140或者舒張壓大於等於90即為第二期高血壓;而建議血壓的維持目標:糖尿病患者及65歲以上的長者血壓標準則建議「不超過130/80」。過去常被提及的「不超過140/90」則建議針對沒有心血管疾病或危險因子小於3個的民眾。
血壓應該多久測一次?
根據2022年臺灣高血壓治療指引建議,當血壓維持在120/80以下時,可以每年測量一次血壓,測量的方法遵循「722」法則。收縮壓在120-129之間且舒張壓80以下者,每六個月測量一次。血壓大於等於130/80者,不論是否接受藥物治療,二週後仍要再檢測一次,之後依血壓狀況選擇1~3個月檢測,檢測原則仍以「722」原則為主。另外要強調的是居家自行量測真的很重要,它可以反映民眾實際的血壓狀況,也可以減少白袍症候群、協助醫師發現被隱藏的高血壓;量測前起碼要保持坐姿起碼5分鐘、不要翹腳、壓脈帶要帶在上臂(胸骨中點)。
我已經好久沒吃藥了,測得的血壓都是正常的,所以可以自行停藥嗎?
治療高血壓的藥物至少有四大類,該如何選擇藥物,視臨床狀況而定,有些種類的血壓藥同時還可以改善糖尿病相關的腎病變,能否停藥?建議諮詢醫師。建議看診時帶著居家血壓數值與醫師討論後續治療事宜,醫師會根據病人提供的血壓記錄、是否仍有危險因子(抽菸、體重過高、糖尿病等等)整合後進行專業判斷,這樣才可以有效減少心血管疾病意外發生的機率。
至於能不能停藥?不是幾次單點測得正常的血壓便可以決定;也不是說停就將所有的血壓藥都停用,更不是等到血壓高再來吃(急性高血壓有一定的標準處理流程呀!)。上述狀況醫學上已有一定的標準準則提供醫療人員做為臨床參考,再次強調「勿自行停藥」!
另外,目前的高血壓藥有些會將多種成份結合成一錠,方便民眾服用以減少吃錯或忘記;也有持續釋放劑型,目的讓有效成份在24小時內緩慢釋放,有效控制血壓平穩,如有磨粉或剝半的需求者,請務必主動告訴醫師或者諮詢藥師,如不確定,也可以就近到健保藥局詢問。
冬天是吃火鍋的好時機,一不小心便容易攝取過多鈉含量高的食物,請儘量選擇新鮮、當季的食材。要維持穩定血壓,飲食上其他注意事項,以及運動、生活作息等注意事項請參考吳欣蓓營養師的文章-「高血壓的你能做什麼來幫助維持血壓穩定呢?」。
高血壓是造成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跟糖尿病一樣,是個長時間潛伏的敵人,悄悄的、無聲無息,容易忽略了它的危害,只有藥物、飲食、運動、生活作息等建議確實遵守,永遠跟它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才能讓維持相對健康的狀況。
參考資料
1.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Newsroom (Sep. 07, 2023)- Cold weather ma pose challenges to treating high blood pressure.
2.Hao-Min Cheng, Hung-Ju Lin, et al. Asia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Current status home blood pressure, and specific concerns in Taiwan. J. Clin. Hypertens. 2020;22:511-514.
3.Tzung-Dau Wang, Chern-En Chiang, et al. 2022 guidelines of the Taiw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the Taiwan hypertension society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cta. Cardiol. Sin. 2022;38:225-325.